唇亡齿寒出自哪里 蕴含了什么道理
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唇亡齿寒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这是指没有嘴唇时,牙齿会发冷,比喻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用来比喻与危险紧密相连,在句中通常作谓语或定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大家可以看一看。
唇亡齿寒出自哪里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寓意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
唇亡齿寒蕴含了什么道理唇亡齿寒的故事告诉我们联盟合作的重要性,但也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贪图小便宜终将自取灭亡,人心可以向善但也不要忘了人性恶的一面。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形容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 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
弱小的势力相依为命应该联合对抗外敌.事物是彼此相互依存的。只要没有了一个,另一个必定会惨败。只有相互依存,才可以生存更久。要把目光放远。
唇亡齿寒的道理:告诉了我们人多力量大,势力弱小,就应该彼此相依,否则被敌人各个击破,最后没有任何援兵,就会失败的道理。
唇亡齿寒故事概述唇亡齿寒的故事是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
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虞公后悔也已经晚了。
相关文章
-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专业有哪些?
- 浙江树人学院学校代码是多少
- 湖北恩施学院是双一流大学吗?
- 海口综合类大学排名一览表
- 上海健康医学院怎么样 好不好
- 2024年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单招简章
- 成都985大学有几所
-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及就业前景怎么样
- 北方民族大学学校代码是多少
-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专业有哪些?
- 2023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
-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专业有哪些?
- 廊坊师范学院是211大学吗?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奖学金有哪些,一般多少钱?
- 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清华北大
- 2023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录取分数线
- 2025年广西高考报名条件
- 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好不好
- 2024年河套学院招生章程
- 2024陕西高考一分一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