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风形成的原因(干热风)
1、干热风群众称为“火风”、“旱风”、“热风”等,干热风使小麦植株各部分迅速失水变干,破坏小麦植株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影响小麦扬花、灌浆,迫使小麦提前枯熟,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
2、干热风一般从5月上旬开始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北逐渐推迟,至7月中下旬终止,黄淮海冬季麦区发生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华北地区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较多。
3、一般在小麦乳熟期,遇到气温在30度以上,相对湿度小于30%有2米/秒的风时,农作物就会受害,当气温达35度以上,湿度在25%以下,风速大于3米/秒,称为严重干热风。
4、据北方13省(直辖市)统计,干热风危害轻的年份一般平均减产5%以下,损失小麦约18.5亿千克,危害重的年份减产5%-10%,损失小麦约35亿千克,以河南、山东等损失严重。
5、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和创造了不少抗御干热风灾害、夺取小麦高产的经验和方法,这些经验和方法,可归纳为“躲”、“抗”、“防”、“改”四个字。
6、 “躲”是指合理的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调整作物播种期,躲过(或避开)干热风的危害期。
7、 “抗”是指选育抗干热风的优良品种,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增强小麦抗御干热风的能力。
8、 “防”是指根据干热风天气预报在干热风来临前采取灌水、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防御其危害。
9、 “改”是通过植树造林、改革种植方式和调整播种量以改变麦田小气候,改土治水以改善小麦生育的环境条件。
10、大量试验研究和群众实践表明,应用“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拌种,小麦灌浆期喷施“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加1%尿素或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喷二次,间隔7-10天一次,小麦灌浆快,成熟早,增产15%以上,是防御小麦干热风,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好办法。
相关文章
- 苹果13手机功能使用大全
- 泣涕怎么读,泣涕的近反义词
- 常用图片格式及其特点(常用图片格式)
- 初学者怎样画口红 简单涂口红的正确方法
- 各种塑料原料的特点,塑料的主要原料
- 河北省区号,12305怎么加区号
- 草坪婚礼多少钱一场
- 洼组词,数不完的拼音怎么读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商务文史专业专升本的学生在哪个小区
- 有始无终完整版(有始无终的意思)
- led节能灯致癌吗
- 数学单位,数学常用单位有哪些
- 水平造型机,垂直造型机
- 女方婚礼用品清单一览表
- 杨继业历史人物简介(杨继业简介)
- 古代一丈等于多少厘米(古代一丈等于多少米)
- 金十数据财经日历原油(金十数据财经日历)
- 九龙峰旅游风景区:探索自然之美的绝佳选择
- 千千阕歌梅艳芳(千千阕歌歌词)
- 女性的结婚戒指戴哪只手 戴结婚戒指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