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挫折攻击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挫折攻击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17 23:19:51 浏览量:

挫折攻击理论主要由多拉尔德、梅尔、米勒等人提出。指的是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是最早对攻击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理论之一。公认的观点是:”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

提出

这一理论主要由多拉尔德、梅尔、米勒等人提出。

攻击的概念最先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即死的本能。挫折一攻击理论认为,攻击行为的发生必先有挫折。所谓"挫折"是根据某种愿望进行有目的的行为时,由于内部或外部障碍,使欲求的满足受到阻碍,这种状态就是挫折。

多拉尔德认为,攻击的发生强度与欲求不满的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也越大。具体说来,他认为,从经济情况看,穷困者的挫折要比富裕者的挫折大,因此,穷困者的犯罪率也大;从年龄看,青少年要比成年人的挫折大,因而,青少年违法的比例要大;此外,家庭地位低下的、身体有缺陷的人、劣等种族的人等都挫折较大,所以攻击行为也多。

梅尔则提出"挫折固执理论"。他认为,犯罪一般有两种心理动力所引起,一种是心理欲求所引起,这种犯罪有偷盗、欺诈、拐骗、偷税漏税等。这种犯罪一般在行为前要考虑得失,得大于失才去犯罪。另一种犯罪是基于挫折而起的,有性犯罪、***人犯罪等。这种犯罪往往不考虑以后的惩罚,不计得失。这是因为,挫折使人情绪显著激昂。这时的攻击行为是刻板的、固定的、甚至是无目的的。

上一篇:dc5v
下一篇:齐格菲防线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