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2022年10月自考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2022年10月自考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4-07-22 06:18:00 浏览量:

自考复习需要重视考试大纲,考试命题是围绕大纲来的,所以复习一定要紧扣考试大纲,再结合考试大纲来弄懂重点、难点、疑点。因为考试大纲一般都是含有命题来指导思想工作、考试范围、命题要求等重要信息。为了辅助各位考生学习,小编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10月自考00633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10月自考00633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内容目录
  • 1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 2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 2.1第一章 新闻的定义
      • 2.1.1一、 考核知识点
      • 2.1.2二、 考核要求
    • 2.2第二章 新闻的特性
      • 2.2.1一、 考核知识点
      • 2.2.2二、 考核要求
    • 2.3第三章 新闻的选择
      • 2.3.1一、 考核知识点
      • 2.3.2二、 考核要求
    • 2.4第四章 新闻的传播
      • 2.4.1一、 考核知识点
      • 2.4.2二、 考核要求
    • 2.5第五章 新闻传播媒介
      • 2.5.1一、 考核知识点
      • 2.5.2二、 考核要求
    • 2.6第六章 新闻传播者
      • 2.6.1一、 考核知识点
      • 2.6.2二、 考核要求
    • 2.7第七章 新闻受众
      • 2.7.1一、 考核知识点
      • 2.7.2二、 考核要求
    • 2.8第八章 新闻与相关传播现象
      • 2.8.1一、 考核知识点
      • 2.8.2二、 考核要求
    • 2.9第九章 新闻事业
      • 2.9.1一、 考核知识点
      • 2.9.2二、考核要求
    • 2.10第十章 新闻自由
      • 2.10.1一、 考核知识点
      • 2.10.2二、考核要求
  • 3Ⅲ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 3.1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 3.2二、关于自学教材
    • 3.3三、自学方法指导
    • 3.4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 3.5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 4自考其他科目复习资料汇总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新闻学概论》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新闻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而设置的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教育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理解和把握现代新闻事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自觉地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正确的政治导向和发展方向。

本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并以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生应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本课程,并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外新闻史、传播学等课程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新闻的定义

本章阐述新闻的起源,新闻的词源意义、新闻的定义,阐释新闻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介绍新闻的分类。

一、 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的起源

(二) 新闻的词源

(三) 新闻的定义

(四) 新闻与信息

(五) 新闻的类型

二、 考核要求

(一) 新闻的起源

领会:新闻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社会交往

(二) 新闻的词源

领会:新闻一词的含义在古代的演变

(三) 新闻的定义

识记:各种关于新闻的定义。

(四) 新闻与信息

识记:信息的一般含义

领会:对信息的不同理解

应用:新闻与信息的比较

(五) 新闻的类型

领会:新闻不同的分类标准

应用:辨析软新闻与硬新闻

第二章 新闻的特性

本章阐述新闻的真实性、新鲜性和公开性等特性,分析了新闻失实的类型和原因。真实性是新闻基本的特性,新鲜性是新闻的存在形式,公开性是新闻的目的。

一、 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的真实性

(二) 新闻失真失实的类型及原因

(三) 新闻的新鲜性

(四) 新闻的公开性

二、 考核要求

(一) 新闻的真实性

领会:认识新闻真实性的意义;

新闻传播者如何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革命导师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有关言论

(二) 新闻失真失实的类型及原因

识记:新闻失真失实的定义

领会:新闻失真失实的类型及原因

应用:如何防止和杜绝新闻失真失实

(三) 新闻的新鲜性

领会:新闻新鲜性的含义

领会:新闻时效性和时宜性

应用:辩证对待新闻的新鲜性

(四) 新闻公开性

识记:新闻公开性的含义

领会:认识新闻公开性的意义;

正确认识新闻公开性与情报、个人隐私等的关系。

应用:新闻公开的限度

第三章 新闻的选择

本章阐述新闻选择的两项重要的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法规)。分析了新闻价值概念的起源含义及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与实现过程;分析新闻法规、政策的作用,概述我国新闻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 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价值的定义

(二) 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

(三) 新闻价值的实现

(四) 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

二、 考核要求

(一) 新闻价值的定义

识记:新闻价值的定义

领会: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新闻价值是客观性

新闻价值的相对性

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有何不同

应用:比较分析新闻的新闻价值的大小

(二) 影响新闻价值的主要因素

识记:影响新闻价值的主要因素

(三) 新闻价值的实现

领会: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掌握新闻价值规律有助于培养新闻敏感

应用: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凸显新闻价值

(四) 新闻政策和法规

识记:新闻政策的定义

新闻法规的定义

领会:在没有新闻法规的情况下,新闻政策和相关法规具有新闻法规的约束力;

新闻法规的类型

新闻政策和法规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第四章 新闻的传播

本章分析新闻传播活动构成的四个要素;阐述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状态,介绍由四要素构成的不同的新闻传播基本模式及新闻传播过程的发生机制;阐述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原则与倾向性的关系,介绍了四种新闻报道的类型;介绍了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和作用。

一、 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传播活动的构成要素

(二) 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 新闻传播模式

(四) 新闻传播活动的发生机制

(五) 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原则

(六) 新闻传播的倾向性与新闻客观性之间的关系

(七) 四种不同的新闻报道类型

(八) 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及作用

二、 考核要求

(一) 新闻传播活动的构成要素

识记:四个要素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位置

领会:由四个要素构成的最基本的传播过程图式,是对复杂的新闻传播活动的抽象和简化。

(二) 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领会:四要素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三) 新闻传播基本模式模式的发展变化

识记:新闻传播基本模式的发展变化所经历的基本形态

“守门人”模式的几种类型

领会:新闻传播基本模式的发展变化与人类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 新闻传播活动的发生机制

识记:信息共享的含义

领会:信息共享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目的,但并不决定新闻传播的效果

(五) 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原则

识记: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原则

领会: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要求客观、公正、全面报道事实,但它又有一定的相对性。

(六) 新闻传播的倾向性与新闻客观性之间的关系

识记:新闻传播的倾向性及其表现

领会: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原则与倾向性的关系

应用:新闻报道如何将倾向性渗透在客观性之中

(七) 四种新闻报道类型

识记:四种新闻报道类型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领会:四种新闻报道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传播者素养的要求

(八) 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及其作用

识记:新闻编辑的宏观任务及其具体编辑工作

领会:编辑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编辑在标题制作、组版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报纸版面的功能

第五章 新闻传播媒介

本章介绍现代新闻传播媒介的构成,着重分析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与不足,互联网给新闻传播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不同的传播媒介形成了相互竞争、互补共存的关系,它们满足了现代社会多元化需要的现代传媒系统。

一、 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媒介的发展

(二) 报纸

(三) 新闻杂志

(四) 广播

(五) 电视

(六) 网络

(七) 通讯社

二、 考核要求

(一) 新闻媒介的发展

识记: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领会:新闻传播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 报纸

识记:报纸的定义;

报纸的优势与不足

领会:现代报纸的发展趋势

应用:分析报纸的扩版现象

(三) 新闻杂志

识记:新闻杂志的定义,

我国主要的新闻杂志

领会:新闻杂志的优势

(四) 广播

识记:广播的定义;

广播的优势与不足

领会:广播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应用:分析广播走向“窄播”的趋势

(五) 电视

识记:电视的定义;

电视的优势与不足;

新闻纪录片的特点

领会:积极加强电视在现代传播中的地位

应用:分析新闻节目的设置

(六) 互联网

识记:互联网的特征;

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情况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领会:网络给传统的传播模式所带来的革命性冲击

应用:在同题材报道中网络新闻的优势

第六章 新闻传播者

本章阐述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意识构成和素质构成,分析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传播者的意识构成

(二) 新闻传播者的素质构成

二、 考核要求

(一) 新闻传播者的意识构成

识记:新闻传播者的意识构成的含义和内容。

领会:新闻传播活动是高度社会化的活动,从根本上讲是“满足——服务”受众需要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是打上传播者自身烙印的活动。

(二) 新闻传播者的素质构成

识记:新闻传播者的素质构成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国外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情况

领会: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即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状况

新的媒体环境对新闻职业道德提出的要求

应用:论析“有偿新闻”现象

分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现状

第七章 新闻受众

本章阐述有关受众的基本概念,包括“受众”一词的含义、反馈、受众需要、受众调查等;分析受众的基本特点和受众需要的客观性;介绍受众心理的基本类型。

一、 考核知识点

(一) 受众的定义

(二) 受众的基本特点

(三) 受众心理的基本类型

二、 考核要求

(一) 受众的定义

识记:受众的含义;反馈的含义。

领会:受众需要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二) 受众的基本特点

识记:受众的基本特点

领会:受众调查的必要性和主要方法。

应用:论析现代传媒的“受众定位”。

(三) 受众心理的基本类型

识记:受众心理的基本类型及其含义。

领会:受众心理的复杂性及其对新闻传播媒介提出的要求。

第八章 新闻与相关传播现象

本章阐述在现代大众传播割据里,新闻的传播与宣传、舆论、广告、公关的传播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区别很大。新闻以其自身特性与宣传、舆论、广告、共关等传播现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 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二) 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三) 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四) 新闻与公关的关系

二、 考核要求

(一) 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识记:宣传的含义

领会: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应用:分析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

(二) 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识记:舆论的含义;

舆论监督的含义

领会: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新闻如何实施舆论监督

应用:分析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闻舆论监督对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三) 新闻与广告

识记:广告的含义

领会: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四) 新闻与公关

识记:公共关系的含义

领会:新闻传播与公关的关系

第九章 新闻事业

本章概述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一般规律,阐述新闻事业的基本特性、组织特征、活动特征和社会功能,概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阐释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价值标准。

一、 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二) 新闻事业的性质

(三) 新闻事业的组织特征

(四) 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五) 新闻事业是高度组织传播的系统

二、考核要求

(一)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识记:影响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领会:新闻事业是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不断沿着满足受众需要的方向前进。

(二) 新闻事业的特征

识记:新闻事业的定义

领会:新闻事业是新闻传播活动职业化、专门化、体制化、大众化的表现形态。

新闻事业的非强制性

新闻事业的强烈的政治性和直接的现实性

(三) 新闻事业的组织特征

识记:新闻事业的组织特征的表现

领会:新闻事业的组织特征是其作为一个组织所独具的或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应用:新闻事业经营管理上的特殊性

(四) 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识记:新闻事业的基本社会功能。

领会: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是不断变化而又所侧重的。

应用:分析现代新闻传媒的功能的多层性。

(五) 新闻事业是高度组织传播的系统

领会:新闻事业高度组织化的表现

识记:通讯社的定义及其特点

领会:通讯社在信息传播中的巨大作用

第十章 新闻自由

本章阐述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其性质,区别资本主义的新闻自由和社会主义的新闻自由;阐述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的含义及其必然性,分析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

一、 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自由

(二) 新闻自由的提出和发展

(三) 正确看待新闻自由

(四) 新闻自由的限制

二、考核要求

(一) 新闻自由

识记: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和基本性质。

领会: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历史性和阶级性。

应用:论析片面理解新闻自由的危害性。

(二) 新闻自由发展的历史

领会:社会责任理论

知情权

(三) 正确看待新闻自由

领会: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历史性。

新闻自由是一种政治权利

(四)新闻自由的限制

领会:新闻自由为什么必然受到限制

新闻自由受到限制的情形

针对新闻自由的社会控制通常采用的方式手段

应用:新闻工作中新闻自律的重要性。

Ⅲ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自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并进而提出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本大纲对各章的主要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提示,并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是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这样做是为了自学应考者能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是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是考试命题者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地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如下——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认知和准确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有关概念、远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努力转化为自己的实际工作的能力。

应用:在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上,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正确的阐述和分析,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处理和解决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新闻学概论》,陈霖著。

三、自学方法指导

1、 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本课程涉及新闻理论的各个方面,从新闻的起源、特性到新闻的选择,从新闻的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直至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功能,还有新闻自由,新闻的社会控制等诸多层面的内容,全书由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在的逻辑是由相对静态的描述到动态的考察,由微观的分析到客观的把握,由具体的阐释到抽象的概括。因此,自学应考者首先应系统地学习全书,把握全书阐述的每一个方面;其次是应当识记基本的概念、知识,并注意各章节之间的联系;然后,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将各个方面融为一体,并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切忌在没有掌握全局的情况下孤立地抓重点、猜题押题。

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本课程虽为基础理论,但其概念和原理都是来自实际的新闻现象、新闻实践,自学应考者应当在学习理论观点的同时,关注新闻实践,尤其是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现状以及党和政府有关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努力运用所学理论来理解、分析新闻实践中的现象。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防止考生自学中出现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正确处理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者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本知识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素质和思想水平。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和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3、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答案都是唯一的,命题要准确,回答也要准确;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主要涉及对概念和原理的领会,回答要能够抓住要点;论述题涉及知识、概念、原理的综合运用,考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答题不仅要求准确、抓住要点,而且要能够围绕观点展开必要的论述。

自考其他科目复习资料汇总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自考复习资料,此外,小编还整理了其他科目的复习资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页面查看哦。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