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全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的诗意是什么?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意思是不知那丝丝柳叶是谁裁出,原来二月的春风像巧匠手中的剪刀.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还拟人化地用了个“裁”字,表现了初春柳树的美态,精心刻画出其形、其色、其神,尤其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比喻,新奇、灵动又自然贴切,令人叫绝.这是对大自然生化万物所唱的赞歌.那巧如剪刀的春风裁制出丝丝碧柳,给大地披上新妆,是自然活力的象征,给人以美的启迪.宋代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云:“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清人金农《柳》诗云:“千丝万缕生便好,剪刀谁说胜春风.”无不由此化出.清黄周星《唐诗快》说它是“尖巧语,却非有雕琢而得”,也就是说它比喻新巧,却出语自然,毫无人工的痕迹.
阳春时节,杨柳飘絮。
正是诗人咏柳好时节。
这句“不知细叶谁裁出”出自贺知章的《柳枝词.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枝词》是当时民歌的一种曲调。
开元年间的著名诗人、书法家贺知章,运用了《柳枝词》这种形式,吟诵了初春的柳树,写了诗人对时光赞美的喜悦心情。
碧玉,是碧绿色的玉石。
柳树叶子是翠绿的,所以比作碧绿。
第一句概括了柳树全貌,用的是诗词中常用的倒装句法。
如果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一株碧玉装扮成的高树”。
诗的第二句,从柳树转向柳叶,都全貌转向细节:只见柳枝纷垂,犹如千万条绿色丝线织成的绦带。
这些比喻,还是从实处着想着笔,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别精彩的地方。
妙就妙在第三、四两句的一问一答上:凭空想来,出其不意;问的奇怪,答得有理。
使人读了以后觉得意趣盎然。
诗人对柳树是越看越爱,也就越看越细。
他看到柳树翠绿玲珑,不禁惊奇地由看而想,由想而问:这样细巧的叶子,是谁有这么精巧的手艺裁剪出来的呢?从植物学的普通常识来说,春天来了树木都要发芽,这难道还需要问吗?当然,古代的人科学知识不如现代人,但对这个简单的道理还是懂得的。
其实,这种设问手法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在文学作品的构思上是许可的诗人先是提了问,紧接着便回答是“二月春风似剪刀”。
哦,原来把这些细巧的柳叶剪裁出来的,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
那么又是谁拿起这把剪刀的呢?古代称为“造物者”;现在叫做“大自然”。
诗人在诗中没有明说,因为诗人不是为了解答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赞美柳树,赞美大自然。
上句一个“裁”字,下句就相应地用了“剪刀”,在修辞的逻辑上是非常严谨的。
我们不妨品悟一下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是多么令人折服。
春风一吹,柳树发芽,柳叶是可以进行观察的,而春风促使树木发芽而产生的力量,却是很难具像,也不好琢磨的。
于是诗人使用了“剪刀”这个非常普通的用具,一下就能使人们产生具体形象的联想。
不得不佩服诗人用词的精炼和高超。
这首小诗虽然描写的是柳树,却以清新的词句表达了一种健康的感情。
古典诗词经过了千年的传承,现代人对古诗词可能了新的观念和文化元素。
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则把贺知章的《咏柳》中的关健词:柳树、柳枝、柳叶剪刀、春风赋于了人和人际关系,及至话语权的因素。
仔细品味一下,不但觉得有趣,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十分的贴切。
其实这就是文学自身所涵盖的功能所在。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读者中,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有句话比喻的很好形象:“一千个观众就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 ,是很有道理的。
相关文章
-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专业有哪些?
- 浙江树人学院学校代码是多少
- 湖北恩施学院是双一流大学吗?
- 海口综合类大学排名一览表
- 上海健康医学院怎么样 好不好
- 2024年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单招简章
- 成都985大学有几所
-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及就业前景怎么样
- 北方民族大学学校代码是多少
-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专业有哪些?
- 2023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
-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专业有哪些?
- 廊坊师范学院是211大学吗?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奖学金有哪些,一般多少钱?
- 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清华北大
- 2023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录取分数线
- 2025年广西高考报名条件
- 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好不好
- 2024年河套学院招生章程
- 2024陕西高考一分一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