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四季饮食养生之道论文(四季饮食养生之道)

四季饮食养生之道论文(四季饮食养生之道)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4-08-20 14:28:32 浏览量:

春季饮食 春季,自然界阳气升发,这时应该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不断旺盛起来。

1、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

春季饮食,首先要按《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在饮食方面适当多吃一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风土论记》主张春天“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除了蓼、蒿等野菜现在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可谓是养阳的佳良蔬菜,但因其对肠胃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父母还是要适当控制孩子吃这些辛辣的蔬菜。

2、多吃甜食,少吃酸食

中医认为,肝是喜欢酸味的,春季已亢奋的肝若再摄入过量的酸味食物,则会造成肝气过旺,势必伤及脾脏。为了平衡,唐代孙思邈就说:“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为少吃酸食,多吃甜食,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3、多吃蔬菜

冬季过后,会较普遍地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春天常见的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都是因为新鲜蔬菜吃得少造成的营养失调所致。

夏季饮食 孩子在炎热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时,代谢会增强,营养消耗也会增加;又因天热大量出汗,营养成分容易在汗液中流失。同时,很多孩子会有“苦夏”的现象,即孩子出现不好好吃饭的现象,这样,孩子食欲减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限制了营养的摄取。可见,夏天孩子的饮食调养是非常重要的。

1、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

中医认为“长夏多湿”。清热的食物在盛夏时吃,而利湿的食物整个夏天都要吃。这类食物大都为夏熟的果菜,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绿豆、黄瓜等。

2、多吃苦味食物

适当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夏季酷暑炎热、高温湿重,吃苦味食物,能清泄暑热,以燥其湿,如此便可以健脾而增进食欲。

3、多吃点温热食物

夏季饮食一般以温为宜,《养生镜》中指出:“夏之一季是人脱精神之时,此时心旺肾衰,液化为水,不问老少,皆宜食暖物,独宿调养。”在早、晚餐时喝点粥大有好处,既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4、喝冷饮的学问

夏天喝冷饮能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体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可起到生津止渴、清热解暑的作用。可选用酸梅汤、赤豆汤和绿豆汤,还可用菊花、金银花、山楂片加水配制成凉茶

5、注意饮食卫生

在夏季,孩子最应注意的是饮食卫生。孩子在夏天爱吃生冷瓜果,但若不注意卫生,就会“病从口入”了。因此,在生吃瓜果时,要进行清洗消毒。更要注意熟食的新鲜,不能吃霉变的食物,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

秋季饮食 秋天万物由生长渐趋凋谢,是收获的季节。人的机体已由活跃、外向、支付阶段,转变过渡到沉静、内向、积蓄的阶段。由于夏季消耗多吸收少,秋季要重视补充营养,调整机能,为冬季的藏精做好充分准备。这个季节,孩子的肺脏活动较旺,饮食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

1、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秋季饮食,首先要贯彻《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

2、多吃酸味食物

秋天为防肺气太盛而伤肝,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韭、薤、椒等食物。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对增强肝脏功能有益。

冬季饮食 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收藏。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活动应该有所收敛,将一定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为来年的“春生夏长”作准备。

1、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

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是:增加热量;无机盐的供应量要比平常稍微高一些;维生素的供应,尤其是维生素c的需要量要有所增加;摄入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适当增加油脂,其中最好一半以上为植物油;同时要保证蔬菜、水果和奶的供给充足。

2、冬季宜多吃的食物

羊肉、鹅肉、萝卜、鸭肉、核桃、栗子、白薯都是冬季适宜的食物,另外,冬季为了避免维生素缺乏,应多吃些新鲜蔬菜,如菠菜、油菜和豆芽等。还要吃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藕、木耳和芝麻等食物。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也顺应这种规律。所以四季饮食也应适应季节的变化,按时令进食,一定做到吃的食物尤其是蔬菜和水果以应季食物作为主要来源。在孩子生长发育阶段,要遵守顺应自然、精心喂养的规律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