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资料简介主要作品(季羡林的资料简介)
1、季羡林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2、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并入临清市)。曾就读于济南三河街小学、济南一中、山东大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方文学系。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语、巴利语和土霍洛语。1941年,他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办东方语言学系,并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 78年,他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研究所成立,他被重新任命为北京大学南亚与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历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古代文献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该书已编为《季羡林文集》,共24卷,内容包括古印度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文化、中国文化与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谭、随笔、序跋、梵文及其他语言文学作品翻译等。
3、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终极目标必然是某种形式的大同。近10年来,季羡林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了这一思想。季羡林人类文化分为四个系统:中国文化系统。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体系、古希腊罗马以来的欧美文化体系,前三者共同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者则是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复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而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从河东到河西的三十年,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了一种历史的、宏观的观点,也是对长期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应。
4、季羡林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创办了东方语言学系,开辟了中国东方研究的学术园地。在佛经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他创作了许多作品,成为享誉世界的东方学大师。有季羡林这样的学术大师,是中国东方学的幸事。
相关文章
- 变形金刚4主题曲(关于变形金刚4主题曲的介绍)
- 晓梦大师和章邯(晓梦大师)
- 海沃德,徐香与海沃德猕猴桃的区别
- 八卦口诀是什么各代表什么(八卦口诀是什么)
- 风暴英雄好玩的t(风暴英雄好玩)
- 手机怎么改时间?自动更新和手动设置方法详解!
- 婚礼现场男女对唱歌曲 适合结婚夫妻对唱歌曲
- 流沙汤圆馅料怎么做(汤圆馅料怎么做)
- 猫山王榴莲特点
- 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 有独立卫生间和空调吗
- 悄悄的近义词
- 牡丹江大学能专升本吗?
- 狂暴龙和暴虐霸王龙的区别 狂暴龙和暴虐霸王龙的区别是什么
- 专科临床医学就业方向
- 亚洲黑熊保护级别
- 感恩节是什么节日送什么礼物
- 珍珠白和白色的区别
- perceived
- 神潭大峡谷一日游攻略:实用指南
- honorable是什么意思 - honorable中文意思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