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与问答 > 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区别

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区别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22 22:26:38 浏览量:

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区别是:全额拨款是单位全部费用由国家财政提供,财政可以对单位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而差额拨款财政只负责单位的人员费用,其他费用需单位自筹。

全额拨款是一种***财政分配的形式,采用全额拨款形式的单位有利于国家对其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也使得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障,简而言之就是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及绩效等各项待遇均由财政全额拨款支付。

差额拨款是一部分非营利性机构(如医疗卫生机构)的国家拨款方式,采用差额拨款形式的单位,财政对单位的监控较少,单位自由度很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

差额拨款与全额拨款的区别是什么?

差额拨款与全额拨款的区别:

1、含义不同:

全额拨款指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而差额拨款是按照差额比例,由国家和单位共同承担。

2、稳定性不同:

比起差额拨款来说,全额拨款相对稳定;而差额拨款存在的变动可能性很大,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3、范围不同:

实行全额拨款的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等单位,而差额拨款的单位有医院、国有企业的行业主管局等。

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包括: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社会职能的单位;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现在很少了,主要是一些原来国有企业的行业主管局,现在企业大部分改制了,他们的职能淡化了,但是他们的人还属于事业编制。

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区别

1、含义不同:全额拨款指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而差额拨款是按照差额比例,由国家和单位共同承担。

2、稳定性不同:比起差额拨款来说,全额拨款相对稳定;而差额拨款存在的变动可能性很大,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3、范围不同:实行全额拨款的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等单位,而差额拨款的单位有医院、国有企业的行业主管局等。

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区别

财政全额拨款是一种***财政分配形式,中国主要拨款单位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差额拨款,一部分非营利性机构(如医疗卫生机构)的国家拨款方式。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事业单位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有什么区别?

一、概念不同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二、包括内容不同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三、作用不同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单位除财政拨款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或其他的收入很少,当然争取全额拨款好,这样人员的工资、基本奖金就有了保障。如单位的其他收入很多,还是差额拨款好。因为差额拨款下,财政对单位的监控较少,单位自由度更大。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TAG: 差额拨款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